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东盟地区论坛系列外长会于12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落下帷幕。东盟成员国的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度评价中国在此次会议上发挥的积极作用,认为东盟及其成员国与中国的务实合作为彼此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有利于地区稳定与发展。
泰国外交部东盟司司长阿塔育滴·斯里萨穆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是东盟极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在推动地区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与东盟各个层面的交流不断扩展深化,有利于东盟自身发展。
马来西亚知名学者胡逸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东盟与中国是近邻,互为对方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双方关系融洽,互惠互利。他表示,在过去,中国的经济腾飞吸引了大量来自东盟国家的资金;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来自日本和欧美国家及地区的外资减少的背景下,来自中国的资金毫无疑问将推动这些国家的发展。
印度尼西亚世界事务理事会执委会主席易卜拉欣·优素福对近年来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合作的成果深有体会。他说,中国和印尼的双边关系目前正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双方在投资、贸易、政治、联合反恐等领域展开了极好的合作。
印尼前驻华大使苏特拉查特表示,印尼人民正分享印尼和中国良好关系带来的成果,这种良好关系有利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他说,中国与东盟在未来应加强沟通,建立协调机制,共同展望未来。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汪铮说,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已成为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通过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为周边大多数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成为地区发展和繁荣的提供者。
老挝《社会经济报》对东盟地区论坛系列外长会进行了专题报道。该报特别指出,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场,2011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创历史新高,双方决定在2015年实现5000亿美元的贸易目标。
越南《前锋报》国际新闻部主任阮大凤认为,今年的东盟地区论坛系列外长会显示,东盟国家及其对话伙伴国有一个共识,就是希望进一步推动区域一体化与增长,使东盟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发动机”。与会各国不仅讨论了经贸和经济发展问题,同时也探讨了地区合作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并对进一步发展合作达成了高度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