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日内瓦10月4日电(记者杨京德)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团何亚非大使4日在日内瓦举行的第61届联合国难民署执委会一般性辩论中指出,全球难民形势严峻恶化,联合国难民署工作面临更大挑战,难民署需采取和参与更为综合的解决方案。
何亚非说,首先应从根源入手,注重预防。国际社会应重视难民产生的根源,鼓励对话与和解,以非武力方式解决争端,发展经济,建设持久和平。鼓励难民署参与冲突和灾害预防与介入,通过提前做工作,为难民和流离失所者建立“绿色通道”,尽量减少冲突和灾害对人的影响。
其次,鼓励难民署根据国际形势发展,更新和完善难民保护理念,做到“应保尽保,避免滥用”,平衡扩大保护范围与防止国际庇护体系被滥用之间的关系。
第三,继续坚持“国际团结,责任分担”。鼓励难民来源国、庇护国、安置国、捐助国及有关国际机构通力合作,共同促进难民问题的持久解决。
何亚非表示,希望难民署在协调和促进国际合作方面继续发挥作用,推动发达国家及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争取在自愿返回和再安置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何亚非强调,中方高度重视难民保护工作及与难民署的合作,愿进一步加强双方在能力建设、难民立法、应急反应等方面的合作,并将积极参与《难民地位公约》和《消除无国籍状态公约》有关纪念活动,在国际难民保护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届难民署执委会会议4日至8日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讨论并通过难民署工作计划和预算。

戴秉国在京会见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古特雷斯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记者 廖雷)国务委员戴秉国3日在中南海会见来访的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安东尼奥·古特雷斯。
戴秉国表示,中国重视并支持联合国难民署的工作,双方总体合作良好。当前,全球难民形势不容乐观。为有效解决难民问题,各国一要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和平解决争端,共同促进发展,消除难民产生的根源。二要“居安思危”,防患未然,既重视冲突或灾难后对难民的救助和保护,也要重视事前及时做工作。三要本着“国际团结、责任分担”的原则加强合作。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金和技术援助。 >>>详细内容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主席:中国是国际减贫努力典范
新华社联合国9月18日电(新华社记者白洁 曹一鸣)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将于20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拉开帷幕。会议前夕,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主席、马来西亚常驻联合国代表哈米顿·阿里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在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堪称“国际减贫努力的典范”。
阿里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承诺的到2015年将全球贫困人口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一半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目标设定的最后期限只剩5年时间,世界各国在减贫方面的进展却极不平衡。一些国家一直停滞不前,另一些国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受到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的打击,前功尽弃,甚至还出现了倒退。
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国家为全球消除贫困作出了巨大贡献。阿里说,中国已提前完成了将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国际社会如能在2015年如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国功不可没。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