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5月19日电(记者 许晓青)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西活动周19日拉开帷幕,16项源自山西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相世博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出席开幕式,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宣布山西活动周开幕。
继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之后,山西省为上海世博会带来了《黄河情韵》《走西口》《立秋》《云?冈》《打金枝》《九曲黄河》《解放》《一把酸枣》等70余场精品演出。开幕式上,山西籍歌唱家阎维文、谭晶演唱了歌曲。
5月19日至23日,山西绛州澄泥砚、广灵剪纸、平定刻花瓷、山西老陈醋、手工布鞋、布艺老虎、响铜乐器、平遥推光漆器装饰、螺钿镶嵌、蒋村麻纸工艺、晋南土布、闻喜面塑等1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相关代表人物,将在世博园区宝钢大舞台与参观者面对面。整个宝钢大舞台已被装饰成古朴的“晋商大院”,集中展示“晋人、晋韵、晋文化”的风采。
山西周期间,参观者在世博园区花车巡游中还可看到山西清徐背棍、翼城花鼓、孝义杖头木偶、壶口唢呐、太原威风锣鼓和吕梁鼓舞飞翎等精湛表演。据了解,巡游演员中最小的5岁,最大的已年过七旬。
此外,山西省还组织了“乡村孩子看世博”特别活动。山西周期间,来自山西35个贫困县的100多名农村孩子,将首次走进上海、走进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山西馆:体验“钻木取火” 演绎“点石成金”
新华社上海5月19日电(记者 许晓青、张梦洁)红灯笼、木斗拱、大宅门……传统文化和高科技相融合的上海世博会山西馆,以“动力演绎时代”为主题,为中外参观者展现了从“钻木取火”到“点石成金”的体验之旅。
山西馆占地600平方米,主入口门楼以闻名遐迩的中国古建筑“晋祠”为蓝本。馆方告诉记者,山西馆不仅尊重传统,也体现煤炭大省的环保情怀,展馆外墙以工业废料中的粉煤灰为主要材料,并安装LED灯箱照明等。
文明与能源是山西馆突出展示的两大元素。步入山西馆第一展区“城市之路——人文”,首先看到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立交桥之一“鱼沼飞梁”。桥中央设有一个“钻木取火”的互动艺术装置。当参观者摩擦双手,虚拟成像的火苗就会逐渐变旺。据工作人员介绍,迄今已有180万年历史的山西省西侯渡遗址,是已知人类最早使用火种的聚居地之一。“钻木取火”互动装置可以引导参观者遥想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进入第二展区“城市之光——能源”,“点石成金”是不容错过的展项。只见一块巨大的煤矿石虚拟影像悬浮在一个透明互动装置上方。观众可以在此看到“电光火石”般的场景,了解人类利用煤炭能源的全过程。
山西馆工作人员刘婷说,煤炭也被誉为“黑色的金子”,通过这个“点石成金”的装置,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煤炭如何转变为电、油以及化工原料等,让世界了解山西是一个煤炭大省。
山西馆的最后一个展区名为“城市之梦——和谐”,在这里既可以了解三晋儿女对未来美好城市生活的希望,也可以通过名为“绿色地球”的互动装置思考人类与环境间的和谐相处之道。
据了解,自上海世博会开园以来,山西馆已累计接待游客近28万人次。近几日世博会山西活动周期间,馆方预计游客还将进一步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