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日,成都火车北站,“和谐号”列车整装待发。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条铁路,1953年通车运营时需要运行近14小时,现在只需2小时,成渝铁路留下了一个个发展的脚印:2006年5月,设计时速160公里的遂渝铁路建成并开通客运,使成渝之间的铁路运行距离由500多公里缩短为300多公里,城际列车正式投运,运行时间由10多个小时缩短至不到5小时;2009年7月,成都铁路局通过进一步优化列车运行图,将成渝之间的列车运行时间缩短到近3个小时;9月,作为“沪-汉-渝-蓉快速客运通道”一部分的成遂铁路建成通车,成渝之间贯通了一条设计时速160公里到200公里的高速铁路,为开行“和谐号”动车组奠定了基础;9月26日,经过数十次试跑实验,成渝之间的“和谐号”动车组在众人的期盼下投运,将两地间的旅行时间压缩到2小时以内,这也是我国首次在丘陵山区大密度开行“和谐号”动车组。据成都铁路局负责人介绍,设计时速200公里的遂渝二线已经动工修建,等级更高的成渝客运专线、渝万客运专线也将施工,越来越多的“和谐号”动车组将往来成渝。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驶入了现代化时代。新华社记者 周衡义 摄

1月2日,由成都开往重庆的D5106次列车的列车员在列车卫生间做清洁。新华社记者 周衡义 摄

1月2日,D5106次列车的司机驾驶“和谐号”动车组行驶在成渝铁路上。新华社记者 周衡义 摄

1月2日,旅客乘坐由重庆开出的“和谐号”列车抵达成都。新华社记者 周衡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