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会刚刚结束。怎样狠抓落实?落实的结果怎样考核?这样的问题考验着各地、各部门的执行力。作为主抓民营经济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全省工信系统率先行动起来。2月27日,以省政府名义组织召开了全省工业经济暨贯彻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会精神工作推进会议。
紧紧围绕“全民创业、招商引资、素质提升、集群发展、市场培育”民营经济发展五大工程,咬定发展目标不动摇,推进重点工作不懈怠,破解发展难题不放手,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这是全省工信系统达成的一致共识,并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意见》落到实处。
省工信厅将梳理近两年省政府出台的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特别是针对《意见》制定落实分工方案,细化责任分工,各地工信部门都要出台实施细则;针对《意见》中所明确的要求和政策措施,开展落实情况的季调度,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和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及时督促政策的深入落实。
抓好服务,积极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全省工信系统将进一步深化服务承诺制、首接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行政问责制“四项”制度,优化流程,简化手续,除国家规定的外,不设任何限制,真正实现“简化、优化、及时”办结。而且,还将积极配合省软环境办等部门开展“两清”工作,维护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合法权益。
抓融资,切实解决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头号难题。全省工信系统将进一步深化政银企保合作,依托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联席会议,搭建政银企保对接平台,加强金融产品与项目推介,分期、分批、分层次组织银企保签约大会,着力推进“万民创业小额贷款”、“成长型企业融资”、“园区中小企业集合融资”;全面加强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规范行业发展、提升担保能力、防控行业风险,依托品牌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积极推动直接融资,依托新建的民营企业发展基金和吉林省创新企业投资有限公司等载体,推动股权融资等业务的拓展;创新融资方式,依托龙头企业、工业集中区、支柱产业,积极推进产业链融资、助保金池等集群融资业务,缓解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压力。
抓成长,进一步扩大总量、提升质量。全省工信系统将深入开展全民创业,建立一批省级民营经济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今年要新增省级孵化基地5个以上,累计达到105个,孵化规模达到5000户以上;大力开展创业培训,继续加强“万名创业者、万名小老板和万名企业家”的培训,今年要培训3万人;积极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开展万名创业导师结对指导万名创业者计划和万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结对服务万名创业者计划;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加大信息技术应用,推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推进全省27家窗口平台与省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为中小企业开展在线服务、呼叫服务和窗口服务。
培育开拓市场,让民营经济拥有更多市场份额。鼓励大企业以本企业的大宗物资采购和产品配套为导向,运用股份制的形式吸引和联办民营配套企业。民营配套企业对地方做出贡献的,将从它对地方贡献的税收新增部分里拿出一部分来奖励给大企业,使大企业能够找到新的产业链条,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为其配套。另外,还将大力培育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服务业的集聚区,给予必要的专项资金扶持。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各类要素市场,使得市场发挥对民营企业要素的配置和支撑作用。
此外,在政府采购方面,将民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项目纳入政府的采购目录,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进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使民营企业进入政府采购的市场。另外,还将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并提供展位费和会费补助,使其能够通过展会发展经销商、代理商,扩大其销售网点,提高其市场覆盖面,引导支持企业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去,在竞争中提升企业自身开拓市场能力,寻找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和营销模式。
省工信厅副厅长白绪贵说:“市场的培育开拓是发展民营经济的关键。民营经济的发展根本在企业,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于拥有市场份额。要让企业知道有哪些扶持政策、政策的实施主体是谁、政策由谁来落实、政策面对哪些对象、通过什么途径享受政策、在落实当中如果出现问题谁来帮助解决。”
如今,全省工信系统已经快速行动起来。吉林市工信局局长崔志坚告诉记者,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会召开后,吉林市上下非常振奋,感到新一轮发展民营经济的大潮到来了,全市民营企业摩拳擦掌,准备在新一轮大潮中大干一番。今年,吉林市委、市政府决定继续拿出1亿元工业发展资金和1亿元服务业发展资金,明确全力向民营企业倾斜。
吉林康奈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波在参加完推进会议后,兴奋地告诉记者说:“作为民营企业,了解到政府对民营经济这么重视,这增加了我们多干项目、快上项目的决心。今年,康奈尔公司将依靠政府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国内专利技术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力争在年内实现27万吨硝酸项目的全面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