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吉林省政府皇冠体育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就2011年——2020年吉林省妇女发展规划和吉林省儿童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及主要内容向社会各界作出相关说明。
发布会上,省政府妇儿工委副主任、省妇联主席关德伟就2011年——2020年吉林省妇女发展规划和吉林省儿童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与主要内容向媒体做了简要介绍。针对记者提出的未来10年相关部门如何采取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孕产妇死亡率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以及女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问题,省妇联副主席孙弘、省卫生厅副厅长刘中正、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崔力夫、省教育厅副厅长孙鹤娟作了回答。
制定和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是实现妇女儿童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贯彻落实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需要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需要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携手推进。下一个阶段工作,省政府妇儿工委将突出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广泛宣传,增强贯彻实施新规划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省政府妇儿工委将采取各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实施规划的重要意义、规划的主要内容,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妇女儿童发展的舆论氛围。二是落实责任,全力推动新规划的贯彻实施。根据新规划的目标任务制定目标责任分解书,要求各成员单位、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按照责任分解书的分工,结合各自职责,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新规划的工作方案,出台具体配套措施,扎实落实好新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三是加强监测,准确掌握新规划进展情况。进一步完善监测评估领导机构,制定监测统计指标体系,完善性别统计制度,开展科学规范的新规划监测统计工作。四是强化领导,确保新规划的顺利实施。省政府妇儿工委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各部门将规划实施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有关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规划实施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近年来,我省在孕产妇死亡率的控制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要实现“到2020年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的目标压力很大。一是妇幼卫生在城乡、地区和人群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二是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尤其是基层服务能力不足问题突出,特别是降低贫困地区和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的任务十分艰巨。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而作为弱势群体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为进一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在《吉林省妇女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率”的工作目标。为落实这一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将采取鼓励企业吸纳、鼓励基层就业、加强创业扶持、加强就业指导、加强市场监管、加强观念引导等六方面的措施,有效地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落实《妇女发展规划》,保证女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要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严格控制女童辍学。强化管理过程中,在学籍管理、完善小学与初中入学交接制度、坚持学生辍学报告制度等方面,对女童给予特殊关注,严格控制其辍学。在已经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因贫辍学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将控制学生辍学的重点逐渐转到解决好因“厌学”而辍学问题上。二是确保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女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采取切实措施,规范管理,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实现了同城同待遇,使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女童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三是确保农村留守女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在做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尽力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同时,采取综合配套的措施,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包括留守女童义务教育工作。(霍晶晶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