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皇冠体育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随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安徽省目前已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条块联动、社会参与”的专项行动工作格局,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探索建立监管模式、监管体制等长效机制方面作出了诸多有益思考和尝试。
在“双打”行动中,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将专项行动纳入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体目标考核,在全国率先出台《药品案件管理暂行办法》,构建了覆盖华东7省市及河南省的“7+1”药品稽查联防协作平台,协同开展打击药品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工商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分片市场整治包干,责任包保制,初步建立了“网格化、电子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经信委与质监部门合作建立了地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合作长效机制,版权部门开始加强对计算机软件预装领域的市场监管。马鞍山市建立保护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协作配合机制,防止违法行为死灰复燃;巢湖市公安局则将专项行动纳入系统年终绩效考核。
为推进行动深入开展,安徽省建立了定期调度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的推进机制,始终把自查督查与各个阶段重点任务同部署、共推进。省政府从18个省直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8个督查组,与各市开展“结对子”,实行专项行动督查工作包保责任制。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定期召开通报会,不间断进行明察暗访,有力地促进了行动向纵深开展。
省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光建表示,专项行动结束后,安徽省还将认真研究和总结各地、各有关部门的经验和做法,着重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区域合作机制,大力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建立重大案件跟踪督办机制和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受理机制,推进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记者 桂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