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至24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带着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深入阿里地区措勤、改则、革吉三县的乡村、学校、企业,亲切看望当地干部群众,调查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和当地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区党委工作会议精神情况。
穿行在苍茫的阿里高原,白玛赤林一行不顾高原反应,深入乡村农户,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23日下午,当白玛赤林一行来到措勤县措勤镇门东村时,立即被热情的村民围住。虽然是第一次来到门东村,但村民们早已在电视上认识了白玛赤林主席,聊起来格外亲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向主席介绍家乡的新变化,热烈的掌声回荡在小山村上空。
在村民的簇拥下,白玛赤林走进村民班觉的家。班觉告诉主席,自己2007年通过自筹资金和国家投资、援藏资金,盖起了安居房。现在,一家六口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新房,村里水、电、路、讯也都通了,托党的好政策的福,孩子们不但有学上,家里还出了个大学生。
班觉紧紧握着白玛赤林主席的手,激动地说,村民们都学习了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看到政府出台越来越多的强农惠农政策,大伙有信心在党的惠民政策引领下,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白玛赤林听后很欣慰,他鼓励班觉:党和政府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希望你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把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白玛赤林一行还来到措勤县达雄乡完小,亲切看望学校师生。白玛赤林先后来到学生食堂、宿舍和教室,详细察看、询问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他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教育事业发展,确保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白玛赤林还寄语同学们:“发奋读书,做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更加美好的阿里和西藏。”
24日一大早,白玛赤林一行前往革吉县盐湖乡考察工作。
革吉,藏语意为“美丽富饶的土地”,而教育难、商品流通难两件大事,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
为了增加农牧民群众的收入,革吉县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强群众集体创收的积极性着手,由政府担保,给有经济头脑、有经济能力、能带头脱贫致富的群众提供贷款,积极引导农牧民创立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在盐湖乡羌麦村经济合作社内,各类商品一应俱全,白玛赤林详细询问经济合作社的相关情况。合作社负责人汇报说,在县里的帮助下,农牧民群众以入股的形式,参与专业经济合作社,尝到了集体创收的甜头。现在,革吉县已经成立了9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参加的牧民达432户1304人,2009年全年创收216万元,牧民人均增加现金收入1600多元。白玛赤林听后高兴地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加快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作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提高农牧民群众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农牧民增收。
白玛赤林还与由贫困牧民户组建的护路队的工人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一名工人高兴地说,自己通过参与公路养护,每天有40元的报酬,今年还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参与工程建设。白玛赤林对革吉县通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引导和组织农牧民群众参与矿产开发、工程建设、旅游服务、公路养护等转移安置剩余劳动力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要把切实解决农牧民群众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将改善和提高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重要举措,狠抓“三农”工作,加快农牧民增收步伐。要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找准优势,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积极引导群众增收致富,确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农牧厅、民政厅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记者 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