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发布《2008年上半年辽宁省海洋环境质量报告书》。监测结果表明,上半年,辽东湾海域水质状况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改善。其中无机氮、砷、汞改善最为明显,达到了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石油类及活性磷酸盐改善不大;镉达到较清洁海域水质标准;铅达到轻度污染海域水质标准;化学耗氧量达到中度污染海域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达到严重污染海域水质超标准。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双台子河口至辽河口。陆源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和纳污海域较弱的水交换能力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陆源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现象依然严重,排海污水和污染物量仍居高位,实施监测的入海排污口中,49个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占参评排污口总数的54%,较2007年降低13个百分点。主要超标污染物(或指标)仍为化学需氧量(CODCr)、磷酸盐、悬浮物和氨氮等,减排形势严峻。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基本满足其功能需求,环境状况没有明显变化。
滨海旅游度假区和海水浴场水质优良。监测的大连金石滩和葫芦岛绥中两个重点海水浴场健康指数均为优,水质状况均为优,健康指数均为98。营口仙人岛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水质极佳,海面状况一般。度假区综合环境质量优良,非常适宜开展各类休闲(观光)活动,尤以开展海滨观光、沙滩娱乐和渔家乐活动为佳。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水质极佳,海面状况较差,度假区综合环境质量一般,基本适宜开展休闲(观光)活动。
渤海沿岸海水入侵较为严重,营口、盘锦、锦州和葫芦岛沿岸地区均受到不同程度海水入侵的影响。盐渍化较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滨海平原地区。盘锦地区盐渍化程度较高,盐土区向陆地最远达20余公里。监测区域内土壤酸碱度为中性、碱性、强碱性及极强碱性。盐渍化类型近岸为氯化物-硫酸盐型,向陆方向逐渐过渡到氯化物型、硫酸盐型。营口沿岸盐渍化类型近岸为硫酸盐-氯化物型,向陆方向逐渐过渡到硫酸盐型。
全省海域发现赤潮2次,赤潮累计面积608平方公里。2月在大连湾发生赤潮,面积108平方公里;6月在丹东附近海域发生赤潮,面积约为500平方公里,赤潮生物为无毒的夜光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