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3日举行的“2007年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市)思想政治学科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班”结业仪式上,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强调,高中思想改治课任课教师一定要不断增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奠定基础。要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为了推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开展,根据教育部2007年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总体安排,由教育部师范司主办、人民教育出版社承办的“2007年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市)思想政治学科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班”于5月17日开班。此次培训共为2007年新进入高中课改实验的北京、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五省(市)培训高中思想改治学科骨干培训者105名,这些骨干培训者都是承担省级高中新课程培训任务的师范、进修院校教师、教研员及优秀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
陈小娅在讲话中指出,师资培训是用好新教材、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我们应该像抓教材编写一样,下大力气抓好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提高任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在教学实践中自觉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陈小娅还号召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学习方永刚,自觉学习、信仰、传播和践行党的创新理论。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80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新课程培训。从今年5月到8月,教育部师范司将会同基础教育司继续为2007年的5个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市)举办高中18个学科的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计划培训学科骨干教师4100多人。